3C认证获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布日期:2013-8-7
自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制度实施以来,通过3C认证主管部门、指定3C认证机构和3C检测机构、各地质检部门的共同努力,获证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3C认证产品的质量逐步改善。但是,通过3C认证机构对获证组织实施年度监督检查和国家主管部门对获证产品进行专项检查的总体结果看,3C认证产品一致性和获证组织的质量保证能力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解决。
一、主要问题
超过50%的获证企业在3C标志使用上不符合认证要求。主要表现在未按规定程序申请3C认证标志印刷模压。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3C标志印刷/模压式样;未按规定对3C标志使用进行控制,存在滥用、误用3C认证标志的情况。
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和控制人员短缺或不能理解和执行认证要求,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或缺少相应的设备仪器。
部分企业的采购和进货检验失控。企业不能对影响安全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未按照实施规则的要求进行检验和确认,其提供的检验记录完整性和有效性都很差。
部分企业擅自变更获证产品的关键部件/材料和结构,不按照认证要求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http://www.ccc-import.com/3c_detail.asp?id=184。并得到批准,致使产品与型式实验合格的样品不一致。
近60%的企业对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控制不能满足认证要求,存在不进行检验或检验规范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
近40%的企业存在检验仪器和设备未定期校准或不进行校准的情况,致使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处于失控状态,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部分企业缺少工艺参数规定和监控记录,缺少运行检查记录,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不善,致使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管理不能达到3C认证要求。
二、原因分析
1.产品加工工艺简单,市场竞争激烈
通过对问题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下列产品的生产企业存在问题的概率较高:电线电缆、小家电产品、插头插座、小功率电机、照明电器和低压电器。这几类产品加工工艺简单并且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生存,采取减少质量控制环节和使用劣质材料的手段降低产品加工成本。
2.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不高
通过对问题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分析,发现5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存在问题的概率较高。这类企业大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健全的质量保证和执行体系,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理解和自觉执行认证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主要精力用在了组装加工,而忽视产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3.产品质量监督和处理力度不够
目前,对获证组织的监督检查主要依赖认证机构一年一次的现场检查和国家主管部门的年度抽样检测,无论是认证机构监督检查的频次还是国家主管部门抽样的覆盖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使不诚信企业存在很大的侥幸心里,助长了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风气。同时,对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明显较轻,威慑作用较差,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诚信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措施及建议
1.加大工厂检查力度,提高有效性
根据产品特性、行业特点以及管理情况,对高风险产品、质量管理薄弱、缺乏诚信的企业加大现场检查、飞行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尤其要对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以切实保证不符合内容得到有效整改。
2.畅通认证机构与地方两局的认证信息渠道,强化沟通机制
3C认证机构应及时将获证企业的工厂检查的情况和产品存在的问题通报当地地方两局,有针对性和有重点地对获证组织进行执法检查。同时,地方两局及时向3C认证机构通报其执法检查信息,形成合力共同对获证组织进行监督。
3.建议加大对市场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
市场现售的产品最能代表获证产品的真实水平,有的企业不是做不好,而是故意不做好。为了有效防止企业检查时一个样,检查后又是另一个样的情况,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管部门除了严把厂门关外,还必须严把市场关,断绝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渠道。
4.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
对检查中发现的滥用3C标志、弄虚作假的不诚信企业,应通过有效渠道向社会予以公开,防止其产品流入市场和使用环节。同时,建议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对这类企业加大监督频次和处罚力度,增加其造假成本。
5.加大对获证企业的3C认证技术要求说明活动,简化认证程序针对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和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正确理解认证要求,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另外,为方便获证企业自觉执行认证要求和减少其认证成本,认证机构应简化认证程序,明确且细化认证要求,使企业愿意履行3C认证申请和产品变更申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