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P关于汽车、摩托车产品3C认证2014新版实施规则转换和过渡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2-14
国家认监委在2014年第31号公告中,已发布了新修订的汽车、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及安全附件类产品全部CCC认证实施规则,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所替代的旧版规则。同时,CCAP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和上述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已编制实施细则并已向国家认监委备案。
为顺利完成新老实施规则的转换和过渡工作,现将CCC新版实施规则转换和过渡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对于新申请CCC认证的机动车产品
自2015年1月1日起,对新受理的CCC认证委托业务,CCAP将按照CCC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并按新实施规则发放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自2015年1月1日起,对于新增和变更的CCC认证标准,应按附件2中所列变更要求实施认证(标准实施日期要求晚于此日期的,按标准实施日期执行)。
对于新版规则中增加的产品和CCC认证标准零部件,须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检测,如零部件/产品须单独获证,则须在2016年1月1日后获得CCC证书。考虑整车企业对零部件CCC证书的采用可能存在的缓冲期,整车产品对零部件新增产品和认证标准的CCC证书采用工作可延至2016年6月30日。
对于新版规则实施前已获证的产品:
一、转换过渡时间要求:
CCC新版规则实施前已获证的汽车产品,凡涉及新版规则中非量产车认证模式、车辆改装、油耗管理规定变化的汽车整车、摩托车产品CCC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但证书覆盖产品及企业应在2016年12月31日前符合新版规则要求,逾期不符合新版规则要求的相关产品CCC认证证书将被暂停;
新版规则实施前已获证的其他机动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及安全附件类产品CCC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企业可采取结合标准换版、产品变更和CCC认证证书到期换证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转换。
二、对已CCC获证企业的转换要求
需按要求,补充提交以下认证资料:
a,CCC认证变更申请书,变更情况栏填写:实施规则换版。
b,按新实施规则中《车辆结构和技术参数》要求,重新核对原有技术参数表,并补充提交新增内容和标准差异项目的内容。
乘用车生产企业, 应根据GB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及相关要求,以核算主体为单位,向CCAP提交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报告,包括上一年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报告及本年度燃油消耗量预期值、预期目标值;如在本年度8月1日前申请,还应增加提交企业本年度平均燃油消耗量中期报告。核算主体及报告的格式参照CCAP实施细则第12条的要求。
1,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清单,如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已包括,可不重复提交。
2,改装车企业应提交对于改装部分(含改装作业内容)的详细描述。
3,如企业希望选择CCC实施规则中的“非量产认证模式”,需填写《CCC认证变更申请表》http://www.ccc-import.com/material_detail.asp?id=362,在变更情况栏内填写:认证模式变更为非量产模式。同时,应说明企业选择非量产模式的理由和条件,包括认证产品的结构特点、主要生产过程描述、产销量以及不适用生产一致性控制模式的理由等。
4,委托人需提供上述资料属实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含“三包”、“召回”及相关质量责任)的承诺函和相关证明文件。
5,按照实施规则的规范要求(包括样式、字体和参数内容)编制车辆一致性证书,报CCAP审批和备案;并加施符合编码规则的二维码。生产企业应在车辆一致性证书打印后2个工作日内将数据上传至CCAP指定的信息化系统。
6,其他CCAP要求的文件。
对于CCC新版规则中新增的标准和修订的标准
对于新增标准,如标准已明确规定在生产(已获证)产品实施过渡期的,CCC认证委托人应在标准规定的日期前,依据相应标准完成CCC认证证书的换版工作。
如果新增标准未规定过渡期或过渡期不足新规则发布实施日期后12个月的,认证委托人应在新规则实施日期后12个月内完成新增标准的CCC证书换版工作。
对于新修订标准,认证委托人应在标准规定的实施及过渡日期前完成CCC标准换版。标准换版时需进行差异试验的,按CCC认证机构发布的相应公告或试验方案执行。
逾期不能完成换版的CCC证书将被暂停,暂停期内仍不能完成换版的,证书将予以撤销。
企业提交上述资料并经CCAP审查符合要求,CCAP将批准企业实施规则转换,换发新版实施规则CCC认证证书。CCAP将依据企业上报并认可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对工厂进行生产一致性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原则上结合年度跟踪监督检查一并进行,不再单独安排工厂检查。
对于2014年12月31日前已经出厂、进口、投放市场并且已经不再生产的CCC获证产品,无需进行CCC证书换版。
三、对于生产企业的分类管理要求
企业应认真学习和理解CCC新版实施规则和实施细则中对于认证企业分类管理的各项规定,包括实施细则中第4条分类管理的规定和第10条获证后监督的规定,并积极配合CCAP做好各项认证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